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两位老诗人久别重逢的场景,充满文人间的惺惺相惜之情。
前两句"诗老相过鬓已星,吟牟未减昔年清"说的是:两位写诗的老朋友重逢时,头发都已花白如星,但吟诗作对的兴致还和年轻时一样高雅纯粹。这里用"鬓已星"形象地表现了岁月流逝,而"吟牟未减"则突出了他们对诗歌始终如一的热爱。
后两句"挥毫不著笑埃语,尽把梅花巧琢成"更精彩:他们提笔写诗时不说那些庸俗的玩笑话,而是像能工巧匠雕琢玉石那样,用文字精心塑造出梅花般高洁的诗句。这里"笑埃语"指世俗的玩笑话,"梅花"象征文人高洁的品格,说明他们即便年老,依然保持着艺术家的匠心和文人的风骨。
整首诗最打动人的是它展现了真正的文人友谊——不靠吃喝玩乐维系,而是通过共同的艺术追求来保持精神共鸣。两位白发诗人见面不谈家长里短,只谈诗歌创作,这种超越世俗的交往方式,正是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写照。
王伯大
(?—1253)福州人,字幼学,号留耕。宁宗嘉定七年进士。知临江军,赈荒有法。理宗朝历枢密副都承旨兼右司郎中,进对言天下大势,请帝反省,改善朝政,又极论边事。淳祐八年累官参知政事。寻罢知建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