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司法挽辞
吾闻廖夫子,名大不得睹。
读书尽五车,行义拔前古。
聚徒从妙龄,所至变邹鲁。
身虽甘陋巷,志欲望伊吕。
风云苟超腾,名教当有补。
蹉跎鬓毛改,寸禄晚方取。
青衫适南营,素幔归湓浦。
秋原起新陇,寂寞一抔土。
悲歌动闾里,清血洒如雨。
兰玉已含芳,行看秀庭户。
读书尽五车,行义拔前古。
聚徒从妙龄,所至变邹鲁。
身虽甘陋巷,志欲望伊吕。
风云苟超腾,名教当有补。
蹉跎鬓毛改,寸禄晚方取。
青衫适南营,素幔归湓浦。
秋原起新陇,寂寞一抔土。
悲歌动闾里,清血洒如雨。
兰玉已含芳,行看秀庭户。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廖司法的读书人,他学问很大(读过的书能装满五辆车),品德高尚(行为比古代圣贤还出色),年轻时就开始教书育人,走到哪里都能让当地学风变好(像孔子改变鲁国风气一样)。虽然他自己过着清贫生活(住破巷子),但志向远大(想成为伊尹、吕尚那样的治国能臣)。
可惜他运气不好,等到头发都白了才当上小官(穿青袍去南方军营任职)。后来他去世了(白布盖着灵柩回老家),坟墓孤零零立在秋日的原野上。乡亲们为他痛哭(眼泪像雨一样),但他的孩子们已经成才(像兰草玉树一样优秀),将来必定能光耀门楣。
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刻画了一个怀才不遇的读书人形象:有学问、有理想、培养了很多人才,但自己一生清贫,直到晚年才勉强当个小官。最动人的是结尾——虽然主人公命运坎坷,但他培养的下一代已经崭露头角,这种"薪火相传"的欣慰感冲淡了悲剧色彩,让人看到知识传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