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研樵前辈之官巩秦阶道四首 其三

已受花门款,洮西尚战场。
燐飞沙碛火,马舐塞垣疮。
幕府劳神笔,营田困见粮。
安边囊底策,儒者岂无方。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战场的艰苦和将领的智慧,展现了文人也能为安边出谋划策的自信。

前四句用画面感极强的语言勾勒战场景象:虽然已经和少数民族(花门)达成和解,但洮河以西仍是战场。战场上磷火飘飞(暗示尸骨遍野),战马舔着城墙上的伤痕(暗示长期战乱)。短短几句就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边疆的荒凉。

后四句笔锋一转,写将领的运筹帷幄:军帐中将领运笔如飞制定策略,军营里为粮食供应发愁。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谁说读书人就没有安邦定边的良策呢?一个"岂"字,既反驳了人们对文人的偏见,也透露出作者作为儒生的自豪。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在血与火的战场上,诗人看到了智慧的力量。城墙上的伤痕和马匹的疲惫都在诉说战争的代价,而军帐中的神笔和粮草困局则暗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人不在刀剑。最后诗人自信的发问,打破了"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成见,让人感受到知识分子的担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