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创作的《虎丘访古八首》中的第一首,名为《剑池》。它通过描述剑池的故事,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友谊情感。
诗中提到的“鱼肠”是一把著名的剑,据传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名剑。这把剑被送到郢都(今湖北江陵一带),象征着吴国与楚国之间的恩怨情仇。这里的“郢都”指的是楚国的首都,这里也是“鱼肠”这把剑被送走的地方。
“死犹不舍欲何图?”意思是即使这把剑已经归了吴国,它还无法放下对郢都的感情,想要有所图谋。这里诗人是用剑来比喻吴国对楚国的不甘和企图复仇。
“可怜湛湛池中物,及得徐君墓上无”则是进一步描述了一个关于剑和友情的故事。这里提到的“湛湛池”就是虎丘的剑池。曾经,有位名叫徐君的人,非常喜欢这把剑。吴国的公子想要赠剑给徐君,徐君很高兴地接受了,但他并没有立即接受剑。他希望公子能帮助他实现一个愿望,之后再赠剑。公子答应了,然而后来未能兑现承诺。徐君明白了公子的难处,便让自己的门人将剑送回了公子处,从此不再提赠剑之事。后来,徐君病逝,公子亲自前往徐君墓地,希望能再见到徐君,却发现徐君再也无法相见。这里的“湛湛池中物”就是指那把剑,而“徐君墓上无”则是说徐君已经不在了。
整首诗通过对剑池和徐君与公子之间故事的描绘,表达了深厚而纯粹的友情,同时也传达出一种遗憾和怀念的情绪。诗人借物抒情,通过剑和友情的故事,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以及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