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琅琊行

陟此超然台,睇彼琅琊台。
当时游乐安在哉,穹碑文字空崔嵬。
我行按部方旭日,遍历诸城与骈邑。
时和岁稔民俗淳,耄倪为市远相集。
愿言奉此三无私,春台玉烛常熙熙。
看取茅茨与土阶,含哺鼓腹何所为。
金汤城保千万载,声教洋溢讫四海。
不须访古探名胜,主圣臣贤兹愿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超然台眺望琅琊台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和对贤明政治的向往。

开篇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昔日繁华的游乐场所如今只剩残碑断碣,引发物是人非的感慨。但随后笔锋一转,描写眼前景象:旭日东升时巡视各地,看到庄稼丰收、民风淳朴,老人小孩都来赶集的祥和画面。

诗人由此抒发政治理想:希望君王能像天地日月那样无私("三无私"),让百姓永远生活在太平盛世("春台玉烛常熙熙")。他认为真正的盛世不在于豪华宫殿,而在于百姓能吃饱穿暖、安居乐业("茅茨土阶""含哺鼓腹")。

最后诗人表达政治抱负:希望国家固若金汤、文化远播四海。他认为不必刻意寻访古迹,只要君主贤明、大臣得力,就是最大的心愿。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展现了诗人关心民生、追求治世的政治理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