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登楼远眺的生动画面,充满视觉美感和生活情趣。
开篇两句就像用摄像机拍下两个特写镜头:诗人扶着栏杆俯瞰群山,群山像画卷一样在眼前展开;池塘水面被风吹起皱纹,柳条在微寒中轻轻摇摆。这里用"縠"(一种轻纱)形容水波,用"寒"写柳丝,让画面既柔美又带着春寒的料峭。
中间四句是动态的春日小品:鸟儿用悦耳鸣叫互相应答,花瓣像躲蝴蝶似的飘落却找不到安稳的落脚处。桃花林被夕阳染成绯红色烟雾,晴空下的石林把绿色晕染在栏杆上。诗人用拟人手法写飞花"避蝶",用"薰"字表现夕阳慢慢给桃林上色的过程,连静止的石林都在向外"晕"出绿色,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最后两句突然拉开镜头:春光像有意识般包围着村庄的树木,甚至调皮地"不放"云彩飘过远山。这里把春光写成会撒娇的孩子,用"围"和"不放"两个动作,让整幅春景突然有了人的性格,透露出诗人对春光的喜爱和不想让春天溜走的小心思。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电影,有远景有特写,有色彩有声音,最后还给春天加了人格化滤镜,把寻常登楼写得妙趣横生。最厉害的是诗人没直接说"我多开心",但通过蝴蝶躲花、春光拦云这些俏皮描写,让读者自己感受到他赏春时的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