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繁忙公务之余,到蒲涧赏秋放松的场景,展现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豁达心态。
前两句"枣瓜仙迹半迷离,乘兴何妨当习池"用轻松的笔调开头:虽然传说中的仙人踪迹已经模糊不清,但这不妨碍我像古人一样兴致勃勃地来这里游玩。"习池"是典故,指古人游玩的地方,这里用来表达随性而游的闲适心情。
中间四句写官场生活与个人志趣的平衡:"官事无多原易了"说公务不多容易处理,"宦游如此不嫌疲"说这样既能做官又能游玩的生活不会觉得累。接着用司马光(温公)写游记、苏东坡(坡老)题诗的典故,暗示自己像这些历史名人一样,在仕途之外保有文人雅趣。
最后两句"小小林泉劳物色,怜才心苦几人知"是点睛之笔:看似在描写寻觅山林泉石的闲情,实则暗含深意——这种爱惜人才、苦心经营的心意,又有几人能真正理解呢?透露出作者在官场中依然保持文人本色的孤独感。
全诗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通过一次普通的秋游,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既能做好官,又不失文人本色"的理想生活状态,以及这种生活方式不被人理解的淡淡惆怅。诗中用历史名人自比,既显豁达,又带点自嘲,读来亲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