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系以诗呈诸友
郁郁心难白,纷纷口夺朱。
约威怜槛虎,局促效辕驹。
门客宁持璧,邻儿岂窃鈇。
人言传大过,吾志抱中孚。
孤愤韩公子,离骚楚大夫。
逢人多按剑,知己亦张弧。
迹困神逾泰,时危德靡孤。
参乎非不肖,慈母勿先逋。
约威怜槛虎,局促效辕驹。
门客宁持璧,邻儿岂窃鈇。
人言传大过,吾志抱中孚。
孤愤韩公子,离骚楚大夫。
逢人多按剑,知己亦张弧。
迹困神逾泰,时危德靡孤。
参乎非不肖,慈母勿先逋。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坚守本心、不随波逐流的精神状态,同时暗含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全诗可以分成三个层次来理解:
1. 现实困境的描写(前八句)
诗中用"槛虎"(关在笼子里的老虎)、"辕驹"(被车辕束缚的小马)比喻自己受制于环境的无奈,提到周围人对他有误解("邻儿岂窃鈇"指邻居怀疑他偷斧头),流言蜚语被夸大("人言传大过")。但作者强调自己始终保持着内心的诚信("吾志抱中孚")。
2. 历史人物的共鸣(中间四句)
借韩非子(韩公子)的孤愤和屈原(楚大夫)的离骚,表达自己同样怀才不遇的苦闷。"逢人多按剑"说世人互相提防,"知己亦张弧"连朋友都可能背叛,反映了人际关系的险恶。
3. 精神境界的升华(最后四句)
虽然处境艰难("迹困"),但精神依然超脱("神逾泰");时代越动荡("时危"),越要坚守道德("德靡孤")。最后用"慈母勿先逋"的典故(曾参母亲起初不信儿子杀人,但听到第三个人传话就动摇了),暗指要坚持自我认知,不被外界谣言左右。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定力,作者像笼中虎、辕下马般被现实束缚,却始终保持着精神上的独立。诗中历史典故的运用,让个人遭遇获得了更普遍的意义,容易引发怀才不遇者的共鸣。最后传递的是一种"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