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春词》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暗含了时光流逝、人生遗憾的感慨。
前两句写景:悠扬的箫声仿佛要穿透碧蓝的天空,翠绿的梅枝依然静静锁住悠闲的春光。"破"字让无形的箫声有了冲破云霄的力量感,"锁"字则赋予梅枝留住春天的拟人化色彩。
后两句抒情:东风没有辜负庭前的柳树,年复一年地催发新绿,却唯独辜负了年年在此看柳的人。这里用"不负"和"只负"的对比,点出自然永恒而人生易老的主题——柳树每年都能重获新生,但看柳的人却在一年年老去,暗示了人生中无法挽回的时光流逝。
全诗妙在将春天的生机盎然与人生的淡淡惆怅自然融合,没有直接说愁,却通过"年年看柳人"这个细节,让读者感受到岁月无情的况味。语言清新如白话,但意境深远,容易引发普通人对时光易逝的共鸣。
吴浚
吴浚(?~一二七七),字允文,旴江(今江西南城)人。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文天祥以同都督出镇江西时,浚为其军参赞。次年于汀州降元,未几奉元军命至漳州劝降天祥,被缢杀(《宋史》卷四一八《文天祥传》)。有《吴允文集》一卷。今录诗三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