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师竹携酒肴来谭(癸酉(清同治十二年,一八七三年,三十岁))

此心何郑重,携酒与肴来。
解语花随菊,忘情客举杯。
涤肠销傀儡,侧耳费疑猜(姚因草本题名录字迹未请犹妄想。)。
醉后新诗就,高歌答水隈。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朋友带着酒菜来访,两人畅谈痛饮的温馨场景,展现了真挚友情和文人雅趣。

开头两句直接点明主题:朋友郑重其事地带着酒菜来相聚。"郑重"二字突出了这份情谊的珍贵。中间四句生动描写了聚会场景:菊花相伴下畅所欲言,开怀畅饮忘却烦恼,酒水下肚洗去心中郁结,但听到朋友带来的消息(可能是科举考试相关)又忍不住猜测结果。括号里的注释说明诗人虽然醉酒,仍惦记着功名之事,展现了读书人矛盾的心理。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酒醉后即兴创作新诗,对着河湾高声吟唱。这种率性而为的举动,既表现了诗人的才情,也展现了朋友间毫无拘束的亲密关系。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携酒""举杯""醉后"等生活化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诗中既有"解语花""忘情"这样的雅致表达,也有"涤肠""高歌"等直抒胸臆的词句,完美呈现了文人聚会时既风雅又豪放的双重特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