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澈的剑池,以及与之相关的神剑传说,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前两句写剑池清澈平静,而传说中的神剑早已不知所踪。"神剑久迁移"暗示曾经辉煌的事物已经消逝。接下来两句用"无复"和"空馀"形成对比,说这里不再有宝剑的锋芒,只剩下形如弯月的池水,突出了今昔对比的怅惘。
五六句转而描写眼前景色:翠竹夹岸,池水澄澈,微风吹拂泛起细细波纹。这里用"澄深渌"和"结细漪"生动地刻画出宁静优美的自然景象。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只有池中的莲花,还让人想起当年匣中宝剑的锋芒。诗人用莲花与宝剑作比,既写出莲花的美,又勾起对往事的追忆,在柔美中暗含刚劲,给人余韵悠长之感。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将神话传说与现实景物巧妙结合,在平静的描写中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意境空灵悠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独特感悟。
阴铿
阴铿(约511年-约563年),字子坚,武威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南北朝时代梁朝、陈朝著名诗人、文学家,其高祖袭迁居南平(在今湖北荆州地区),其父亲子春仕梁,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铿幼年好学,能诵诗赋,长大后博涉史传,尤善五言诗,为当时所重,仕梁官湘东王萧绎法曹参军;入陈为始兴王陈伯茂府中录事参军,以文才为陈文帝所赞赏,累迁晋陵太守、员外、散骑常侍。约在陈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阴铿的艺术风格同何逊相似,后人并称为“阴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