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菊
宦居感流序,嗟此菊有芳。
皎皎玉露白,采采金花黄。
冠裳集群仙,列宴琼瑶堂。
黄流荐宫醴,银丝脍河鲂。
华笺洒元露,佳句纷琳琅。
栗里自閒适,竹林徒疏狂。
所以达士饮,显允德足将。
流连不可极,夕阳明远冈。
酒酣壶矢罢,题诗对寒香。
皎皎玉露白,采采金花黄。
冠裳集群仙,列宴琼瑶堂。
黄流荐宫醴,银丝脍河鲂。
华笺洒元露,佳句纷琳琅。
栗里自閒适,竹林徒疏狂。
所以达士饮,显允德足将。
流连不可极,夕阳明远冈。
酒酣壶矢罢,题诗对寒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日赏菊的文人雅集,通过菊花、美酒、诗篇等意象,展现了古代士大夫的高雅情趣和人生追求。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赏菊场景(前八句)
诗人以菊花起兴,用"皎皎玉露白,采采金花黄"这样明亮的色彩对比,突出菊花的清雅之美。官员们穿着华服像仙人聚会,在美玉装饰的厅堂设宴。喝着宫廷美酒,吃着切得细薄的鲂鱼片,展现了一场精致风雅的宴会。
2. 文人雅趣(中间六句)
诗人们挥毫泼墨,在华美信笺上写下沾着晨露般清新的诗句。提到陶渊明(栗里)的闲适和竹林七贤的狂放,但认为真正通达的人饮酒要适度,品德才值得推崇。这里体现了儒家"乐而不淫"的中庸思想。
3. 宴罢余韵(最后四句)
宴会持续到夕阳西下,酒酣耳热之际停止游戏,大家对着清冷的菊花题诗作赋。以"寒香"收尾,既点明菊花傲霜的特质,又暗示文人高洁的品格,余韵悠长。
全诗亮点在于:
- 用"玉露""金花""琼瑶"等珍贵意象营造高雅氛围
- 通过饮食(黄酒、鱼鲙)、活动(题诗、投壶)等细节展现真实生活场景
- 最后"寒香"二字巧妙地将菊花物性与文人精神融为一体
这种诗作反映了古代文人在公务之余,通过赏菊饮酒、吟诗作赋来陶冶性情的生活美学,也展现了他们追求"既要享受生活,又要保持节操"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