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竹歌
君不见,宇内洞天三十六,元都仙伯纷相逐。
乾坤溟涬初判时,巨灵攫取私南服。
玉笥委羽不足奇,亦有盖竹台南岿。
香炉峰高元鹤舞,天门路狭罡风吹。
洞天日月无终始,谁其治之商丘子。
忽闻大块飞劫灰,谪向人间作仙史。
乞得天孙云锦章,来时狭之下大荒。
宝光不减俗缘浅,一入长安鬓已苍。
黄金台下春风改,沧桑几变仙长在。
五斗何烦役世尘,扁舟却自还东海。
乡里小儿誇锦衣,谁为我贵知者稀。
胡麻可饭水可饮,白云洞里迟君归。
我闻此洞多素书,葛洪谓是神仙居。
他年若返云中驾,七夕相招幸待余。
乾坤溟涬初判时,巨灵攫取私南服。
玉笥委羽不足奇,亦有盖竹台南岿。
香炉峰高元鹤舞,天门路狭罡风吹。
洞天日月无终始,谁其治之商丘子。
忽闻大块飞劫灰,谪向人间作仙史。
乞得天孙云锦章,来时狭之下大荒。
宝光不减俗缘浅,一入长安鬓已苍。
黄金台下春风改,沧桑几变仙长在。
五斗何烦役世尘,扁舟却自还东海。
乡里小儿誇锦衣,谁为我贵知者稀。
胡麻可饭水可饮,白云洞里迟君归。
我闻此洞多素书,葛洪谓是神仙居。
他年若返云中驾,七夕相招幸待余。
现代解析
这首《盖竹歌》是一首充满仙侠气息的浪漫诗篇,用现代语言来解读,可以理解为一位"被贬下凡的神仙"的自述故事。
全诗分为三个部分:
1. 仙界往事(开头到"谪向人间作仙史") 诗人先描绘了一个神秘的仙界景象:宇宙间有36处神仙洞府,各路神仙在其中遨游。盖竹山就是其中一处宝地,有仙鹤飞舞、天门险峻。这里的时间是永恒的,由一位叫商丘子的仙人掌管。但突然遭遇变故("大块飞劫灰"),诗人被贬下人间。
2. 人间经历("乞得天孙云锦章"到"扁舟却自还东海") 带着仙界的才华("云锦章"比喻文采)来到人间,却发现世俗生活消磨了灵气("宝光不减俗缘浅")。在京城(长安)虚度光阴,看尽世态炎凉("黄金台下春风改")。最终看破红尘,像陶渊明一样辞官归隐("五斗何烦役世尘")。
3. 归隐之志("乡里小儿誇锦衣"到最后) 诗人不屑凡俗的功名利禄("谁为我贵知者稀"),向往简单自然的仙人生活("胡麻可饭水可饮")。他相信盖竹山洞里藏有仙书,期待有朝一日能重返仙界,甚至邀请读者将来一起飞升("七夕相招幸待余")。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瑰丽的想象构建了"仙界-人间"的对比 - 通过神仙被贬的设定,暗喻才华横溢者在现实中的困境 - 最终传递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 "七夕相邀"的结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让读者也产生对仙境的向往
就像现代奇幻小说里的"大神转世"设定,诗人用仙侠比喻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却坚守本心的心境,既有神话色彩,又有现实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