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翰林寒江钓雪图

天寒日短乌鸦啼,江空野阔黄云低。村南村北人迹断,山后山前玉树迷。

歌楼酒香金帐暖,岂知篷底鱼羹饭。一丝天地柳花春,万顷烟波莲叶晚。

风流不数王子猷,清兴不减山阴舟。人间富贵草头露,桐江何处寻羊裘。

还君此画三叹息,如此江湖归未得。洗鱼煮酒卷孤篷,江上云山好晴色。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词。

首先,从题目《马翰林寒江钓雪图》来看,这是一首描绘冬天江上景象和垂钓生活的诗。诗的主角是马翰林,他正在寒冷的江上进行垂钓。

开篇,“天寒日短乌鸦啼,江空野阔黄云低。”描述了天气寒冷,白天变短,乌鸦在叫,江上空旷,视野开阔,黄色的云低垂。这是对环境的生动描绘,让人感受到冬天的寒冷和空旷。

接着,“村南村北人迹断,山后山前玉树迷。”描绘了村庄周围几乎看不到人影,山和山前都被冰雪覆盖的树木所遮蔽,显得非常荒凉。

然后,“歌楼酒香金帐暖,岂知篷底鱼羹饭。”诗人通过对比歌楼酒香的温暖环境和垂钓者所在的篷底生活,突出了垂钓者的清苦生活。这里的“岂知”表达出一种外界难以理解垂钓者的心境。

“一丝天地柳花春,万顷烟波莲叶晚。”这一句描绘了春天的柳絮和晚间的莲叶,与前面的寒冬景象形成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感慨。

接下来的句子,“风流不数王子猷,清兴不减山阴舟。”中的“王子猷”可能是指古代喜欢山水、风流的人物,而“清兴不减”表示马翰林的垂钓生活虽然不被世人理解,但他从中得到的乐趣并不比那些风流人物少。这里的“山阴舟”可能指的是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

再下去,“人间富贵草头露,桐江何处寻羊裘。”诗人用“草头露”比喻人间的富贵如同短暂的露水,而寻找羊裘则可能是在寻找真正的自我或生活的真谛。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和对真生活的追求。

最后,“还君此画三叹息,如此江湖归未得。”诗人面对这幅画感叹三次,表示对这样的江湖生活的向往却无法回归。最后的“洗鱼煮酒卷孤篷,江上云山好晴色。”则表达了在江上垂钓,洗净鱼、煮酒、卷起船篷,欣赏江上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冬天的江上景象和垂钓生活,通过对比和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对世俗的淡泊以及对真生活的追求。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