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峰寺

来从第九天,橘社系归船。
借问翠峰路,谁参雪窦禅
应真庭下木,说法井中泉。
公案新翻出,诸方一任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寻访翠峰寺的旅程,充满了禅意和哲思。

开头两句写诗人乘船而来,停泊在橘社(可能是地名或码头),准备前往翠峰寺。这里的“第九天”可能暗指佛教中的“九重天”,象征高远境界,暗示此行不仅是地理上的旅程,也是精神上的追寻。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诗人向人打听通往翠峰寺的路,并提到“雪窦禅”——雪窦是宋代著名禅师,这里代指高深的禅法。接着,诗人看到寺院庭前的树木和井中的泉水,仿佛它们也在传达佛法。禅宗讲究“万物皆可悟道”,一草一木、一水一石都能让人开悟,所以诗人觉得这些自然景物也在“说法”。

最后两句提到“公案”,这是禅宗用来启发学人的故事或问题。诗人说这里的禅法有了新的解读,可以广泛传播。这既是对翠峰寺禅法的赞美,也暗含禅宗“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特点——佛法不拘泥于旧说,可以不断有新领悟。

整首诗语言简练,但意境深远。它不只是在写一座寺庙,更是在表达对禅的思考:真正的智慧不在远方,而在日常的一草一木中;参禅不是死守教条,而是活学活用,不断有新的体悟。读起来清新自然,又耐人寻味。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