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凌云山游玩时与主人结下深厚友谊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情之暖。
前两句写景:沿着溪水走进竹林深处,陡峭的山壁像刀削一样高耸入云。这里用"万竹深深"和"壁削凌云"的生动比喻,让人仿佛看到幽静的竹林和险峻的山峰。
中间四句写主人的生活情趣:主人因为喜欢月光,故意不在台阶前种树遮挡;因为关爱访客,常常拄着北山的竹杖来迎接。常年只穿一件僧衣应对寒暑,小屋窗前长满青苔。这些细节展现了主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隐士生活,也透露出他待客的热情。
最后两句抒情:两人一见如故成为知交,诗人希望能常来这里借住。用"交臂忘怀"形容友谊的纯粹,不刻意经营却能心灵相通。"借榻得从容"表达了希望常来作客的愿望,也暗示对这种闲适生活的向往。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画面感强:竹林、山峰、月光、青苔等意象组合成一幅山水画
2. 人物鲜活:通过种树、拄杖、穿衣等细节塑造出主人的形象
3. 情感真挚:从赏景到交友,自然流露出对山水和友情的珍视
4. 生活哲学:展现了远离喧嚣、简单自在的生活方式
诗人用平实的语言,把一次普通的山居拜访写得充满诗意,让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山水之乐和知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