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雅十首 其二 西师

主用西师,岷梁弗宾。匪曰负固,实交晋人。

予训予誓,合我将臣。正厥有罪,无庸伤民。

矫矫虎士,载摧其壁。于嗟孟侯,亦果其策。迎师而降,靡抗锋镝。

岂独身谋,完是宗国。

蜀都既平,将臣失律。此众悍骄,彼民危慄。当涂叫呶,合万为一。

匪怀则威,帝心是恤。

帝曰将臣,予嘉乃庸。废命毒民,尔弗有终。邦典用疑,惟罪惟功。

靡殛而削,协于厥中。

帝曰孟侯,受封于楚。淑旂雕戈,备物异数。俾尔族姻,及乃文武。

服在王庭,靡不有序。

蜀民呼歌,天子威灵。保我者封,暴我者刑。匪功是私,匪弱是陵。

天子惠民,畴敢不承。

现代解析

这首《西师》讲的是古代一场平定蜀地的战争,但重点不在血腥厮杀,而是强调"以德服人"的治国智慧。全诗用皇帝的口吻展开,分为四个层次:

1. 出兵有理(前八句)
说蜀地首领(孟侯)勾结晋国对抗朝廷,皇帝先礼后兵——既训诫又给机会改正,强调只惩罚首恶不伤百姓,体现仁君风范。

2. 智取蜀地("矫矫虎士"至"完是宗国")
猛将攻破关隘后,蜀侯主动投降。这里暗赞孟侯明智:投降不仅保全自己,更保护了整个宗族国家,暗示武力征服不如心悦诚服。

3. 战后隐患("蜀都既平"至"尔弗有终")
平定后出现新问题:将士居功自傲欺压百姓。皇帝严厉警告将领:虐待百姓者必受严惩,体现"民心比战功更重要"的治国理念。

4. 恩威并施(最后部分)
对投降的孟侯给予优厚待遇,保留其家族地位;让蜀民歌颂皇恩,强调封赏公正——保民者受赏,虐民者受刑,最终实现稳定统治。

核心魅力
- 突破战争诗常规:不渲染武力,突出"德政安邦"
- 立体展现领导智慧:既有雷霆手段(平叛),更有菩萨心肠(保民)
- 现代启示:解决问题要刚柔并济,真正的胜利是让人心服

就像一位明智的领导处理团队矛盾:先警告犯错者,给改正机会;快速平息事态后,立即整顿内部纪律;最后对悔改者给出路,用公平赢得长久稳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