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公招登孝侯台次杜于皇韵 其一

石头东畔凤城隈,草色年年周处台。
欲下江山邹湛泪,况缘尊酒谢公开。
秋声是处疑横笛,明月窥人数引杯。
千载登临只如此,古人不见又重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高远眺的情景,感慨历史与自然的流转,表达了对过往人物的怀念和对当前情境的感慨。

首句“石头东畔凤城隈”描述了地点。石头是指南京的石头山,凤城是指南京城,隈是山脚下的地方。这一句交代了登临的位置,是南京城外的某个地方。

第二句“草色年年周处台”中,周处台是古时的名台,这里说草色年年,意味着岁月如梭,这个地方的历史非常悠久。

第三句“欲下江山邹湛泪”,邹湛是古代的一位士人,这里借邹湛的典故,表达了对江山美景的深深感慨,仿佛要留下泪水。这里也反映了作者对眼前美景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往人物的怀念。

第四句“况缘尊酒谢公开”,谢公开是指唐代诗人李白,这里借李白饮酒赋诗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借酒临风,试图继续前人韵事的情景。

第五句“秋声是处疑横笛”,秋天的声音,让人联想到远处传来的笛声,这里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第六句“明月窥人数引杯”,明月照耀,陪伴着饮酒的人,让人感到月色中的温馨和孤独。

最后两句“千载登临只如此,古人不见又重来”,千百年来,人们登高望远,感受的是同一种心境。古人已经离世,但他们的精神和作品仍在,激励着后来者。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人物,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历史传承的感慨。在今昔对比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历史与自然永恒不变的主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