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陈其美联
只手挽中华,百折不磨,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舍己救民罹飞祸,至今日生荣死哀,公亦无恨;
勋名震欧亚,千秋共戴,碑长立,史长载,铜像长存,英魂烈魄摄巨奸,顾往后际艰肩钜,乃属何人。
勋名震欧亚,千秋共戴,碑长立,史长载,铜像长存,英魂烈魄摄巨奸,顾往后际艰肩钜,乃属何人。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热血沸腾的语言,歌颂了革命烈士陈其美坚贞不屈的英雄形象。全篇分为上下两联,像两柄出鞘的利剑,闪耀着革命者的光芒。
上联像纪录片般展现了陈其美的革命人生。"只手挽中华"用夸张手法,突显他以个人力量拯救民族的壮志。"百折不磨"四个字,浓缩了无数次失败又站起的坚韧。"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这三句排比,像三记重锤,砸出革命者宁折不弯的骨气。最后"生荣死哀,公亦无恨"道出烈士虽死无悔的坦然。
下联则像纪念碑上的铭文,镌刻着永恒纪念。"勋名震欧亚"展现其国际影响力,"千秋共戴"预示历史长河中的永恒地位。"碑长立,史长载,铜像长存"这三重保障,确保英雄精神永不褪色。结尾的"际艰肩钜,乃属何人"像一声警钟,叩问后来者能否继承遗志。
全篇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沸腾的热血与冷峻的思考交织的力量。既让人看到革命者赴汤蹈火的炽热情怀,又引发对革命精神传承的深沉思考。这种将个人牺牲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的表达,让英雄形象既崇高又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