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昔日繁华、如今衰败的歌场景象,通过今昔对比传递出深深的物是人非之感。
前两句"歌场冷落旧朱门,适景园西暮霭昏"像电影镜头一样:曾经豪门聚集的歌舞场所如今冷冷清清,在适景园西边,暮色沉沉。这里用"朱门"代指富贵人家,"暮霭"的昏暗更强化了衰败的氛围。
后两句"忽听琵琶重下泪,刘琨家伎属桓温"最妙:突然听到的琵琶声让人落泪,因为这让人联想到历史典故——西晋刘琨的家伎后来成了桓温的乐工。这里用典很巧妙,刘琨是抗敌英雄,桓温是权臣,家伎易主暗示着世事变迁、盛衰无常。
全诗短短四句,却包含了多重对比:热闹与冷清、过去与现在、不同主人的命运。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场景和典故,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繁华不再、物是人非的惆怅。最打动人的是"忽听琵琶重下泪"这一细节,就像我们偶然听到老歌会想起往事一样,瞬间戳中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