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处士归山

旧山来复去,不与世人论。得道书留箧,忘机酒满尊。
溪轩松偃坐,石室水临门。应有频相访,相看坐到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的隐士生活,充满宁静淡泊的意境。

前两句写李处士往返于山中,不愿与世俗之人交往。他不追求名利,只带着几本修道的书,闲暇时自斟自饮,完全放下了世俗的心机算计。

中间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出山居生活的画面:在溪边小亭里,他随意地倚靠着松树;石门小屋前,清澈的溪水静静流淌。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主人公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想象:像李处士这样超凡脱俗的人,应该会有知音常来拜访。他们相对而坐,谈玄论道,不知不觉就聊到黄昏。这里既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也暗含着自己就是那位知音的意思。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通过书、酒、松、溪等典型意象,塑造出一个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诗人没有直接赞美,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这种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生活的欣赏。这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正是现代人忙碌生活中所向往的精神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