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其四 咏橘四首

藻耀霜林八月中,累累赪卵石湖东。
篾包箬裹满筠笼。
天上渴乌偷样好,铸成一点橘般红。
蓬莱夜半已曈昽。

现代解析

这首《浣溪沙 其四 咏橘四首》是描绘橘子的美丽诗作,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下面我来解释一下诗中的每一句,让普通人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

1. 藻耀霜林八月中


秋天的八月,霜降后的树林显得格外美丽动人。这里的“藻耀”是指万物在阳光下显得光彩夺目,仿佛被镶嵌上宝石一般。

2. 累累赪卵石湖东


“赪卵”指的是红色的卵石,这里的描写仿佛是在说,红色的卵石(实际上是指成熟的橘子)堆满了湖边。这形象地描绘了橘子成熟时的景象,让人感觉就像是一片红色的海洋,非常诱人。

3. 篦包箬裹满筠笼


“籮”(téng)笼子里装满了用竹子编织的篮子,里面装满了红色的橘子。用箬叶包裹,然后放进精美的竹篮里,这种包装方式不仅美观还实用,橘子在这样的包装下显得更加珍贵。

4. 天上渴乌偷样好


这句话是说,那些乌鸦也想学着橘子的颜色和样子,它们看得都直流口水了。这其实是在用拟人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橘子鲜艳的颜色是多么吸引人。

5. 铸成一点橘般红


橘子的颜色就像是被铸造出来的,红得如同太阳一般明亮。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突出了橘子的红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 蓬莱夜半已曈昽


最后一句,诗人提到蓬莱仙境,在夜半时分已经隐约可见。这里的“蓬莱”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诗人用它来比喻橘子的美丽和珍贵,仿佛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橘子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美丽景象,橘子的鲜艳色彩,以及人们对橘子的喜爱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橘子的美丽。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