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上行舟的奇幻画面,充满了浪漫想象和豪迈情怀。
开篇用"西风拍岸""雁拖秋色"勾勒出秋风劲吹、大雁南飞的典型秋景,航船在风浪中启程的画面跃然纸上。诗人没有选择安稳地"乘风而行",而是突发奇想要"捉月"——这个充满童趣的想象把月亮比作可以捕捉的宝物,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诗中提到屈原投江("楚些有渊")和李白醉捞月("贺狂无井")两个典故,用历史名人的狂放行为来映衬自己此刻的豪情。最后诗人举杯酹酒,与滔天巨浪对饮,把整首诗的意境推向高潮,展现了一种与天地对话的磅礴气概。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捉月"这个天真的想象,与"浪拍天"的壮阔景象完美结合,让读者既能感受到诗人孩子般的赤子之心,又能领略到他面对自然时的大气魄。这种将童趣与豪情融为一体的写法,正是这首诗最独特的魅力所在。
华岳
华岳,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今属安徽)人。因读书于贵池齐山翠微亭,自号翠微,武学生。开禧元年(1205)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下建宁(今福建建瓯)狱。韩侂胄诛,放还。嘉定十年(1217),登武科第一,为殿前司官属。密谋除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其诗豪纵,有《翠微北征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