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张子阳去南京国子监(南雍)任职时写的,充满对往事的怀念和对朋友的期许。
前四句是回忆:作者说自己曾经也在国子监任职,去过南京。用"壁水汇门清,钟山翠空浮"描绘南京美景——清澈的河水绕着学府,紫金山青翠欲滴。后两句写当时教学相长的快乐:学生们才华横溢,师生互相切磋学问,就像鱼儿在深水中自由游动。
中间四句转到现实:用"鹰上鞲"(猎鹰站在猎人臂套上)比喻朋友即将上任,既体现地位提升,也暗含责任重大。作者鼓励朋友:你这次去执掌教鞭(持铎),定能超越前贤,让教育之声更加响亮。
最后两句意味深长:作者让朋友帮忙看看,当年那个充满读书声的地方(弦歌地),如今是否还保持着重视教育的传统(钟鼓存不)。这既是对教育现状的关切,也隐含着对朋友再创辉煌的期待。
全诗用鱼鹰比喻、山水映衬等手法,把送别之情、教育理想和人生感慨融为一体,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文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同僚间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