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之咏物者采春花而落秋实余欲矫其失作冬果十咏 其九 藕

辛苦学淘河,寻根不仗柯。
千虬蟠下土,尺玉浸清波。
自笑抽丝乱,从渠凿窍多。
谁分冰片片,一醉洗沉疴。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藕"为题,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展现了藕的特质和品格。

前两句写挖藕的过程:像淘金一样辛苦地在河底摸索,寻找藕根时不能依靠工具(柯指斧柄,代指工具),只能徒手挖掘。这里用"学淘河"的比喻,突出采藕的艰辛。

中间四句描绘藕的形态:地下的藕节像千百条盘曲的龙(虬指小龙),洁白的藕段像玉石浸在清波中。诗人自嘲藕丝杂乱难理,但任凭旁人(渠指他人)对藕孔多有挑剔。这里"凿窍多"暗指世人喜欢对事物吹毛求疵。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谁能分辨出这些如冰片般晶莹的藕片?但用它入酒,却能洗去积郁的病痛。这里将普通的藕提升到具有疗愈功效的境界,暗示朴实无华的事物往往有出人意料的价值。

全诗通过挖藕、观藕到用藕的过程,赞美了藕虽埋没淤泥却洁白如玉的品质,也寄托了诗人对朴实无华却内涵珍贵的事物的欣赏。语言生动形象,从日常事物中发掘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