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山谷诗;幼春有赠,即次其韵
百里携屐为看山,忽为古书滞于此。
林子下笔发想奇,新词未就神先驰。
写余饭颗卓午身,成君织绵云汉诗。
是时六月鸟声变,祝融当天南氛煽。
手持一卷冰雪文,风流千古涪江擅。
涪江兴废二百年,七言古格今犹传。
忆曾全鼎尝一脔,未殊寸管窥长天。
健笔雄词万斛重,有人绝膑或折踵。
才怯搏虎终非豪,力奋当熊方成勇。
林子作诗贮满筐,三唐、两宋一囊装。
须与直追汉、魏上,沧海横流才可防。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前人文学成就的敬仰,同时鼓励朋友(林子)在诗歌创作上勇攀高峰。全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来理解:
1. 开篇写痴迷 前四句说自己痴迷诗歌和古籍,就像看到月亮就忘记手指(比喻专注到忘我),本来打算去爬山,结果被古书吸引停下了脚步。这里用"山谷诗编""蔡伦纸"代表珍贵的文学作品,展现作者对文化的热爱。
2. 夸赞朋友才华 接着夸林子写诗想象力奇特("发想奇"),新诗还没写完灵感就先飞驰起来。用"饭颗卓午身"(杜甫典故)和"织绵云汉诗"的对比,既谦虚地说自己写得笨拙,又赞美朋友的诗像天上织女织的锦缎一样精美。
3. 致敬文学传统 用六月酷暑("祝融当天")中读"冰雪文"的比喻,形容读好诗能让人清凉。特别提到"涪江"(黄庭坚)的诗歌传统流传二百年不衰,说自己虽然只学到一点皮毛("全鼎尝一脔"),但深知这些作品像用竹管看天空一样广阔深邃。
4. 鼓励勇敢创作 用"健笔雄词万斛重"形容好诗的分量,说有人因为笔力不够可能"绝膑或折踵"(像举重受伤)。但强调真正的勇气不是去和老虎搏斗,而是像猎熊那样用尽全力。这是鼓励林子不要畏惧创作难度。
5. 最后提出期许 说林子已经积累了很多诗作("贮满筐"),融汇了唐宋精华,但鼓励他应该追摹更高远的汉魏风骨,这样在文化动荡的时代("沧海横流")才能守住诗歌的真谛。
诗歌魅力在于: - 用生活化比喻(看月亮忘手指、酷暑读诗如冰雪)让抽象的诗理变得生动 - 通过历史典故(杜甫、黄庭坚)展现文学传承 - 既有对朋友的真诚赞美,又有诚恳的创作建议 - 最后升华到"守护文化"的高度,使个人创作具有时代意义
全诗像一封文艺范儿的鼓励信,既展现了文人间惺惺相惜的情谊,又传递了"写作要敢于突破"的积极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