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后园散步

闲阶新雨霁,小坐扫莓苔。
花影月扶出,雁声风勒回。
湿薪双犬藉,枯叶一萤偎。
到此成幽赏,孤吟孰与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后秋夜,诗人在自家后园散步时的所见所感。全诗用简单自然的画面,传递出宁静孤独的意境。

前两句写雨后初晴,诗人坐在长满青苔的台阶上小憩。"闲阶"和"小坐"透露出悠闲自在的心情。接着用"花影"和"雁声"两个生动的意象:月光把花的影子拉得很长,秋风吹送着大雁的鸣叫声,仿佛风在把雁声往回拽。这里用"扶"和"勒"两个动词,把月光和风都写活了。

五六句继续写眼前景物:潮湿的柴堆旁两只狗依偎取暖,枯叶间一只萤火虫静静停驻。"双犬"和"一萤"形成数量对比,更显出夜晚的寂静。最后诗人感叹:在这样的幽静时刻独自赏景,有谁能陪我一起吟诗呢?"孤吟孰与陪"道出了文人雅士常有的孤独感。

全诗就像一组秋夜特写镜头,从台阶到花影,从雁声到犬萤,最后定格在独吟的诗人身上。没有华丽辞藻,却用精准的动词和平实的意象,把雨后秋园的静谧之美和诗人的孤寂心境都生动呈现出来。读来仿佛能闻到雨后泥土的清香,看到月光下的花影摇曳,感受到秋夜的微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