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玉山徵君 其三

小径升堂旧不斜,幽居浑似杜陵家。
五株桃树当春草,一带溪流入浣花。
每自放船歌白苧,也从漉酒脱乌纱。
风流更忆瀛洲客,应献安期枣似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的田园生活,充满自然之美和闲适情趣。

前四句写居住环境:通往主人家的弯曲小路依然如故,这幽静的住所就像杜甫在浣花溪的草堂。五棵桃树点缀着春日的草地,一条溪流环绕着住所,就像浣花溪流过杜甫家。这里用杜甫的典故,暗示主人也是位高雅隐士。

后四句写日常生活:主人经常划着小船,唱着《白苎歌》出游;也会像陶渊明那样滤酒畅饮,随意地摘下官帽。最后联想到传说中的仙人,说这位风流的主人应该也会像方士李少君那样,得到仙人安期生赠送的仙枣。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和生活细节,塑造了一位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隐士形象。诗中用杜甫、陶渊明等典故,既赞美主人的品格,又增添了文化内涵。最后的神仙想象,更给平淡的田园生活增添了几分奇幻色彩,表达了作者对这种隐居生活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