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科举考生在考场中的孤独与煎熬。
前两句讲的是考生在考场中的处境:考场戒备森严(“棘闱十度锁重门”),考生被关在里面,听着巡夜的打更声(“击柝声”),内心无比煎熬,几乎要崩溃(“欲断魂”)。
后两句则写考生完成答卷后的情景:他好不容易写完五千字的文章(“文字五千初写就”),但此时天色已晚,冷风吹拂,月亮升起,黄昏降临(“冷风吹月又黄昏”)。虽然文章写完了,但他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反而更加孤独迷茫。
整首诗通过冷清的环境描写,烘托出科举考试的残酷和考生的心理压力。即使努力完成了答卷,考生依然感到前途未卜,甚至有些绝望。诗人用简练的语言,生动刻画了古代读书人在科举制度下的真实处境,让读者感受到他们的辛酸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