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古老洞窟景象,语言平实却意境悠远。
前两句讲的是葛洪(东晋道教大师)炼丹的传说。"赤乌年"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年号,暗示年代久远。诗人说葛洪当年炼丹的炉灶如今已经冷清破败,不再有袅袅炊烟,透露出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中间两句聚焦"龙泓洞"本身。诗人用反问语气说"龙在这里谁见过",既点出洞名的由来,又暗示这只是个传说。后句说这条路通向其他城镇,说明虽然传说虚无缥缈,但这个地方确实与外界相连。
最后两句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收尾:雷雨过后,树梢上仿佛还残留着神秘的火光;岩壁上的青苔还带着海水的痕迹。这两个细节既写实又充满想象力,让整个画面突然鲜活起来——虽然仙人已去,但大自然依然充满灵性。
全诗通过古今对比,把神话传说和现实景观巧妙融合,在平淡的叙述中营造出神秘悠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中那些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美。
董嗣杲
董嗣杲,字明德,号静传,杭州(今属浙江)人。理宗景定中榷茶九江富池。度宗咸淳末知武康县。宋亡,入山为道士,字无益。嗣杲工诗,吐爵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