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台

层台迩清汉,出迥驾重棼。
飞栋临黄鹤,高窗度白云。
风前朱幌色,霞处绮疏分。
此中多怨曲,地远讵能闻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楼台,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壮丽景色背后的孤独与哀愁。

前四句用夸张的笔法写楼台之高:层层叠叠的台阶仿佛能碰到银河("清汉"),曲折的廊道像在空中盘旋("重棼")。站在雕梁画栋的楼阁上,窗户高得能看见黄鹤飞过,白云从窗前飘过。这里用"黄鹤""白云"这些仙界意象,暗示楼台已接近天际。

五六句转向细节描写:风吹动朱红色的帷幔,霞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面投下斑斓光影。这两句突然从宏大场景切换到精致特写,就像电影镜头从航拍转为特写,用色彩(朱红、彩霞)和光影的变化营造出梦幻感。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在这仙境般的高处,其实回荡着许多哀怨的曲调,只是地面的人听不见罢了。这里用空间距离("地远")隐喻人与人心的隔阂,表面写物理距离,实则说情感疏离。就像现代人站在高楼俯瞰城市,越是身处繁华,越容易感到孤独。

全诗妙在"欲扬先抑":先用六句极尽华丽地描绘天上宫阙,最后两句突然揭示华美表象下的寂寞本质。这种反差让人联想到现代社会——我们建造了摩天大楼,获得了便捷生活,但心灵的距离反而更远了。诗人用一座高楼,道出了永恒的人性困境。

张正见

南朝陈清河东武城人,字见赜。好学有清才。梁武帝太清初,射策高第,除邵陵王国左常侍。元帝立,迁彭泽令。入陈,累迁通直散骑侍郎。宣帝太建中卒,年四十九。善五言诗。明人辑有《张散骑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