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家 次柳屯田韵
披玉倾城,缕金炫月,天生娇秀。
翠笄初展新妆后。
戏鹦帘下,斗草庭前,晴霞散绮,层云铺绣。
叵耐春寒,几多愁绪,忍负回文手。
乍经风、又听雨,绰约情怀絮痕影旧。
日久。
蕣华虚掷,分钿暗忆,逐梦寻诗,过翼难追,擘橙消酒。
但感、信棹兰舟双桨,顿绾碧丝千柳。
悄窥鸳鸯,叶田栖稳,经处欢随偶。
知谁伴,便相期,不借香添韵生红袖。
翠笄初展新妆后。
戏鹦帘下,斗草庭前,晴霞散绮,层云铺绣。
叵耐春寒,几多愁绪,忍负回文手。
乍经风、又听雨,绰约情怀絮痕影旧。
日久。
蕣华虚掷,分钿暗忆,逐梦寻诗,过翼难追,擘橙消酒。
但感、信棹兰舟双桨,顿绾碧丝千柳。
悄窥鸳鸯,叶田栖稳,经处欢随偶。
知谁伴,便相期,不借香添韵生红袖。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天生丽质的女子从青春欢愉到孤独惆怅的情感历程,充满唯美意象和细腻心理刻画。
上阕用珠宝、月光等华美意象开篇,展现女子初妆后的明媚动人。她逗鹦鹉、采花草的活泼画面,与晚霞、云彩的自然美景相映成趣。但"春寒""愁绪"突然转折,带出她独守空闺的寂寞——纵有织锦巧手,却无人欣赏。风雨中的身影与飘絮重叠,暗示美好时光如絮飘散。
下阕直指时光虚度。女子回忆往昔分钗定情、寻梦作诗的甜蜜,如今却只能借酒消愁。"兰舟双桨""碧柳千丝"的相遇场景与眼前"叶底鸳鸯"形成对比,突出她形单影只的现状。结尾"红袖添香"的期待,藏着对知心人的渴望,却又带着"未必能实现"的淡淡忧伤。
全词像一组电影镜头:开篇是明艳的青春特写,中段转入雨打梨花的朦胧画面,结尾定格在女子凭栏远望的剪影。通过珠宝光华到风雨絮影的意象转变,巧妙演绎了"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的永恒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