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
涎岂龙嘘,斑非鹧染,珠娘借与芳号。
荔子红边,佛桑花外,几片异香传到。
金闺名彦,高卧爱、江南春晓。
挂壁风琴添脆,透帐雾丝轻袅。
天上芸编催校。
待重来、御炉烟绕。
持赠荀郎,且向江乡牵棹。
别后青绫纵暖,也应忆、匡床素篝好。
一缕余情,何时断了。
荔子红边,佛桑花外,几片异香传到。
金闺名彦,高卧爱、江南春晓。
挂壁风琴添脆,透帐雾丝轻袅。
天上芸编催校。
待重来、御炉烟绕。
持赠荀郎,且向江乡牵棹。
别后青绫纵暖,也应忆、匡床素篝好。
一缕余情,何时断了。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种珍贵香料"天香"的奇妙魅力,以及它勾起的文人雅士之间的情谊。
上阕用生动的比喻写香料的独特:它不像龙吐出的涎水,也不像鹧鸪羽毛的斑点,却被美人称作"珠娘"。在荔枝红、佛桑花开的季节,这种异香飘散开来。一位高雅的文人(金闺名彦)正悠闲地躺在江南春色里,香料让挂在墙上的琴声更清脆,让帐中的轻烟更袅娜。
下阕转入抒情:虽然天上(指朝廷)有文书等着校对,但作者还是想把这香料赠给友人(荀郎),劝他暂时放下公务享受江乡风光。即使友人日后在官署(青绫)享受荣华,也该记得家中素雅床帐的美好。最后以"一缕余情"作结,这份情谊就像袅袅香气般缠绵不断。
全词通过香料串联起自然美景、文人雅趣和深厚友情,把抽象的"情"具象化为可感的香气,构思巧妙。语言清丽,既有"荔子红边"的明快色彩,又有"雾丝轻袅"的朦胧美感,展现了宋代文人词的精雅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