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之白夜(二○○二年)

继旦何须秉烛前,消忧石阁赤霞天。
腾云铜马窥千里,照海皇旌复十年。
欲祷神宫钟已寂,偶栖古栈客难眠。
诗魂夜半无吟处⑴,海畔鸥声日未偏。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圣彼得堡白夜(夏季极昼现象)下的独特景象和旅人的复杂心绪。

前两句用"不用点蜡烛"和"红霞满天"点明白夜的特殊自然现象——午夜依然明亮如昼。三、四句通过"铜马雕像远眺"和"皇家旗帜飘扬"的意象,既展现了圣彼得堡作为历史名城的壮丽景观(如彼得大帝骑马像),又暗含对俄罗斯历史变迁的感慨。

五、六句笔锋一转:教堂钟声沉寂暗示信仰的失落,游客在古老客栈难眠则表现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最后两句最精彩——诗人午夜寻不到吟诗灵感,而海鸥鸣叫与不落的太阳形成奇幻画面,将白夜的魔幻感与创作焦虑完美融合。

全诗巧妙地将自然奇观、城市地标、历史沉思与现代人的精神世界编织在一起,用"不落的太阳"这个白夜特征贯穿全篇,在壮丽景色中注入深沉的人文思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