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炉精舍烹茶戏作

竹炉为爱僧房制,精舍寻常率置旃。
欲拟游山消半渴,早看调水走中涓。
武文火候容谁待,冷热茶汤剂已便。
陆羽卢仝却失笑,茗家清供岂其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竹林小屋用竹炉煮茶的闲适场景,暗含对传统茶道的幽默调侃。

前四句写煮茶缘由:因为喜欢寺庙清幽,特意在竹林小屋准备了竹炉。本想游山解渴,却发现泉水早已备好("中涓"指侍从打水)。这里用"戏作"的口吻,把文人雅士的风雅之事写得轻松随意。

中间四句生动记录煮茶过程:文武火候的调节全凭自己心意,冷热茶汤随时可取。最后两句神来之笔——想象茶圣陆羽和茶仙卢仝看到这一幕定会失笑,因为这般随性的煮茶方式,哪像他们讲究的"清供"(清雅的茶事)传统?

全诗妙在将高雅茶事写得充满生活气息:不用侍童("中涓"),不等火候,冷热自便。作者表面自嘲"不专业",实则展现超脱规矩的真性情。最后借古人"失笑"的反讽,暗示真正的茶道不在形式,而在当下的闲适心境。这种雅事俗写的手法,让古典诗词有了亲切的现代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