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对比,道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人首先讽刺了那些靠吃丹药追求长生的人——"服食求神仙",指出这种做法是徒劳的。然后笔锋一转,举出商朝末年的伯夷、叔齐这两位贤人,他们宁可隐居首阳山吃野菜("一食西山薇"),也不愿违背自己的原则。
诗中最妙的是最后一句"万古当不死"。不是说他们真的长生不老,而是说他们的精神气节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就像我们现在还会记得伯夷叔齐的故事一样,真正的不朽不是肉体的长生,而是精神的传承。
整首诗告诉我们:与其追求虚无缥缈的长生不老,不如像伯夷叔齐那样活得有骨气、有原则。这样的人,即便生命短暂,也会被后人永远铭记。这种价值观在今天依然很有意义——与其盲目追求外在的"成功",不如坚守内心的正直。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