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二首

已叹东隅失,桑榆浩莫收。
只知心绪懒,那觉鬓毛秋。
有酒堪藏拙,无门可避愁。
吾今知此意,万事付悠悠。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人到中年的一种无奈和释然。诗人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道出了许多中年人共有的心境。

前两句"已叹东隅失,桑榆浩莫收"用太阳的方位变化比喻人生:早晨的时光(东隅)已经错过,傍晚的时光(桑榆)也难以把握。这是在说青春不再,中年已至的遗憾。

中间四句非常直白地描述了中年人的状态:心情懒散提不起劲,突然发现头发都白了(鬓毛秋)。想借酒消愁却发现酒只能暂时掩盖笨拙(藏拙),世上根本没有能彻底逃避烦恼的地方(无门可避愁)。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升华,诗人说现在终于明白了:与其纠结,不如把一切都看开(万事付悠悠)。这种"悠悠"的态度,不是消极的放弃,而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最生活化的语言,说出了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人生感悟。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只是把中年人的疲惫、无奈,到最后学会放下的过程娓娓道来,让读者在平凡的字句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陈棣

宋处州青田人,字鄂父。陈汝锡子。以父荫为桐川掾,官至潭州通判。其诗于南渡之初,已先导宋季江湖之派,大都平易近情,不失风旨。有《蒙隐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