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壬寅二月廿一日雍虞岂临江宋□道士刘旻李文同登西峰之烟云台以登高望远为韵各赋四首 其一

仙山百馀仞,振衣聊共登。
阳林映昭晰,阴壑泻璁琤。
灵泓蟠玉虬,丹荑冒翠藤。
霏霏縠雾敛,冉冉卿云升。
栖遁皆真侣,摛掞尽高朋。
虽非幔亭会,终使逸情增。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文人道士结伴登山的所见所感,充满仙气飘飘的意境。

开头说仙山很高(百馀仞),大家整理衣服一起攀登。阳光下的树林明亮耀眼(昭晰),背阴的山谷里溪水叮咚作响(璁琤)。这里用声音和光影的对比,让画面立刻生动起来。

中间四句像一组特写镜头:灵动的泉水像盘绕的玉龙(灵泓蟠玉虬),红色的嫩芽从翠绿的藤蔓中钻出(丹荑冒翠藤)。薄雾像轻纱般渐渐散去(霏霏縠雾敛),彩云缓缓升起(冉冉卿云升)。这些描写既有色彩对比,又有动态美感。

最后点明同游的都是修道之人和文人雅士(真侣、高朋),虽然比不上神仙聚会(幔亭会),但这次登山让大家的闲情逸致都增加了。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递出超脱尘世的愉悦心境,把普通的登山活动写出了仙境般的感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