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得五言长律三十句时家弟敬美致关中书为归计因赋此寄之
大道本何诤,凡情空见憎。
庙廊稀阙事,泉石易为绳。
魔总百相娆,佛还三不能。
岂予真白璧,劳彼任青蝇。
会得无身语,依然有发僧。
江湖元自阔,风浪定来澄。
嘿嘿时弹指,凉凉对抚膺。
尺书传令弟,三益喜良朋。
草赋推司马,莼心托季鹰。
非关怨摇落,业已削飞腾。
缓蜡千山屐,来依六祖灯。
天宁久钟会,尔不愧孙登。
日月高难毁,乾坤大可凭。
鹓雏从吓鼠,羊角定扶鹏。
若说函中记,宁同汉五陵。
庙廊稀阙事,泉石易为绳。
魔总百相娆,佛还三不能。
岂予真白璧,劳彼任青蝇。
会得无身语,依然有发僧。
江湖元自阔,风浪定来澄。
嘿嘿时弹指,凉凉对抚膺。
尺书传令弟,三益喜良朋。
草赋推司马,莼心托季鹰。
非关怨摇落,业已削飞腾。
缓蜡千山屐,来依六祖灯。
天宁久钟会,尔不愧孙登。
日月高难毁,乾坤大可凭。
鹓雏从吓鼠,羊角定扶鹏。
若说函中记,宁同汉五陵。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王世贞写给弟弟王世懋的家书式作品,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兄弟情谊和人生感悟,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看透官场纷争
开篇直言"大道本无争",用"青蝇"比喻小人谗言,说自己像白璧一样清白却遭人诽谤。提到"魔总百相娆"暗指官场复杂,而"佛还三不能"则表明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态度,就像保留头发的僧人,虽在世俗却向往超脱。
2. 向往隐居生活
诗中用"泉石易为绳"比喻归隐的召唤,提到"莼菜"(江南水乡特产)和"季鹰"(晋代隐士张翰)的典故,表示想学古人辞官回乡。说准备"缓蜡千山屐",穿着登山鞋去寻访"六祖灯",表达了对禅宗清净生活的向往。
3. 温暖的兄弟情
诗中称呼弟弟为"令弟""良朋",像司马相如和季鹰那样互相理解。最后用"鹓雏""羊角"等比喻,告诉弟弟:高贵的人不怕小人中伤,就像大鹏鸟能驾驭旋风,暗示兄弟间要互相扶持。
全诗特色在于将说理与抒情结合,既有"日月高难毁"这样铿锵的宣言,又有"凉凉对抚膺"这样温情的细节。用"魔""佛""青蝇"等生动比喻,把抽象的官场斗争写得具体可感,而"莼菜""六祖灯"等意象又让归隐之志显得诗意盎然。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对弟弟毫无保留的信任和牵挂,让说理诗也充满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