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侍郎归衡州二首

系缆南风直,转柂北风微。
轻云载雨来,凉意生綌絺。
江神真解事,稳送六幅蒲。
篷窗卧胡床,鸥鹭相追随。
落帆衡阳岸,新旧迎公归。
儿童竞挽袂,父老前捋须。
明时有勇退,晚岁善自颐。
稍添数髭白,不改两颊朱。
松菊对主人,亦自清而腴。
门外无车马,室中但琴书。
青鞋时出游,不用藜杖扶。
翛然万物表,意得乐有余。
乃知上要津,不若还幽居。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李侍郎)辞官归乡的温馨场景,展现了淡泊名利、回归田园的悠然心境。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 1. 归途风光(前八句) 用"南风转北风"的自然变化暗示人生转折,轻云细雨带来清凉,连江神都体贴地用平稳的船帆相送。躺在船窗边,看鸥鹭相伴飞行,画面宁静惬意。

2. 返乡盛况(中间八句) 靠岸衡阳时,孩童扯着衣袖迎接,老人抚摸胡须相迎,展现乡亲的热情。"勇退"二字点明主动辞官的明智,虽然添了白发却面色红润,暗示卸下官职后的身心舒畅。

3. 隐居生活(后八句) 用松菊、琴书、青鞋等意象勾勒出清雅生活:书房没有权贵车马,只有雅致爱好;散步无需拐杖,身心轻盈。最后点明主旨——与其在官场周旋,不如归隐享受自由。

艺术特色: - 对比手法:官场"要津"与田园"幽居"形成强烈反差 - 生活细节:挽袂、捋须等动作描写充满人间烟火气 - 双关妙用:"解事"既写江神懂事,也暗指人生领悟

全诗传递了一个朴素真理: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地位高低,而在于心灵的自由与安宁。这种放下名利、回归本真的生活智慧,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