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走笔和答徐无畏见招

忆初识面越庠时,馀教尝蒙觉后知。
早念儿童能刻赋,晚逢夫子许言诗。
从容江介心方壮,蹭蹬京华鬓已衰。
道旧不须亲握手,满篇往事略无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回忆与老友徐无畏的友谊,感叹时光流逝的深情之作。我们可以从四个层面来理解:

1. 回忆相识(前四句)
- 开篇用"越庠时"点明两人是在学校相识,"觉后知"说对方曾像老师一样启发自己
- "儿童能刻赋"是自谦小时候文笔稚嫩,"夫子许言诗"感谢对方一直鼓励自己写诗
- 这里用"儿童"与"夫子"的对比,既显谦虚又见亲密

2. 人生感慨(五六句)
- "江介心方壮"回忆年轻时壮志凌云,"京华鬓已衰"如今在京城两鬓斑白
- 通过"壮"与"衰"的强烈对比,道出半生浮沉的沧桑感

3. 友情描写(结尾)
- 最动人的是"不须握手":真正的老友不需要客套,读信就能感受到心意相通
- "满篇往事"说明信中写的都是共同记忆,所以读来处处有共鸣

全诗亮点:
- 时间线清晰:从少年相识→中年奋斗→晚年怀旧
- 情感真挚:没有华丽辞藻,就像和老朋友拉家常
- 特别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道出老友间的默契——即便不见面,读信时那些共同的青春记忆就会自然浮现,这种跨越时空的友谊最珍贵。

诗人用平淡的语言道出了许多中年人共有的感受:怀念青春、感慨岁月,但最温暖的是有个懂你的老友,能一起回忆往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