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宪章梅花

燕南雪花大如掌,点缀枯槎夜深响。
怅然忽思羌笛声,恨不西湖拨双桨。
赵君喜走江南村,晓持写真来扣门。
小堂虚白凛相对,便觉生意回孤根。
朔风飘萧天色冷,的是当时湖上景。
摩挲欲扫树间苔,舒卷愁翻月中影。
君家仙子真风流,一醉曾赊紫绮裘。
罗浮山下作春梦,素娥执手增离忧。
闻君跨马山阳去,驿路还应得奇遇。
逢人寄取折枝来,莫忘西斋赋诗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梅花图景,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联想,充满浪漫色彩和人生感慨。

开头四句用夸张手法写北方大雪("雪花大如掌"),枯枝在深夜咯吱作响,营造出孤寂寒冷的氛围。诗人听到风雪声忽然联想到羌笛的悲凉曲调,进而怀念起西湖泛舟的惬意时光,形成强烈的情感对比。

中间部分写友人赵君带来一幅江南梅花画作。当画在素净的堂屋中展开时,仿佛让枯萎的梅树重焕生机。诗人细致描写画中景致:北风萧瑟、天色清冷,完美再现了西湖冬景。他情不自禁想拂去画中苔藓,又担心弄乱月光下梅影的意境,展现了对艺术的珍视。

后段转入浪漫想象。将梅花比作风流仙子("君家仙子"),用"紫绮裘"暗示其高贵,借用"罗浮山"典故(传说中梅花仙子的居所)营造梦幻感。月宫仙子("素娥")的离愁更添凄美色彩。

结尾寄托期待:嘱咐远行的友人若遇到好梅花,别忘了折一枝寄回,延续他们共同赏梅赋诗的雅趣。全诗通过现实与想象的交织,将冬日梅花的清冷之美与友情的温暖巧妙融合,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