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杭州西湖的宴饮图景,充满声色交融的富贵闲适气息。
前两句用"霞光山色"和"夕阳"勾勒出绚丽的黄昏背景,贵族们乘坐着装饰华美的游船,在湖心亭附近饮酒作乐,船上传来音乐声。这里"箫鼓"暗示着歌舞表演,"画船"则显示出主人的奢华。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宴饮场景:宾客们喝醉时听着更漏报时(玉漏),歌舞激烈到震落梁上灰尘(梁尘飞),舞女们的首饰(金钿)都掉落在地。诗人突然注意到时节已到菊花凋谢的深秋(黄花后),但眼前仍是美酒(尊罍)与绿草的欢宴景象。这种时节错位感暗示着及时行乐的心态。
最后两句写归途所见:明月升起后,他们离开城市灯火(背城),回望断桥一带,只见杨柳堤岸笼罩在夜雾(寒烟)中。这个"锁"字用得巧妙,既写实景又暗含繁华终将消散的惆怅。
全诗通过声色描写与季节暗示的对比,展现了明代文人典型的享乐生活,也隐隐透露出好景不长的感慨。画面感极强,就像一帧帧电影镜头,从绚烂的黄昏欢宴切换到清冷的月夜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