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山野人的日常生活,语言直白却充满画面感。
第一句"野人生长在高山"直接点明主角身份——一个生活在高山上的"野人"(指远离尘世的隐士或山民)。"生长"二字暗示他与这片山林早已融为一体。
第二句"道路崎岖轻往还"用"崎岖"形容山路难行,但"轻"字却出人意料——虽然路不好走,但主人公早已习惯,来去自如。这种反差突出了他对山林的熟悉。
最精彩的是后两句的生活场景:天还没亮(五更),早饭还没煮熟,主人公就已经忙着把鸡鸭装笼送到山林里去了。"长是"说明这是日复一日的常态,"炊未熟"和"已笼"的对比,生动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忙碌与规律。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用手机随手拍的短视频:清晨薄雾中,一个身影提着鸡鸭笼子走在山路上。诗人捕捉到这个平凡瞬间,让我们看到了与城市生活完全不同的山居图景——简单、辛劳却自得其乐。这种真实的生活气息,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萧澥
萧澥,字汎之,自号金精山民,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绍定中,隐居金精山。著有《竹外蛩吟稿》,已佚。事见《江湖后集》卷一五。今录诗三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