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腴过许近作赋以报之

春归宁禁燕莺哗,梅到残时杏又花。
身偶得閒休负屐,渴如能解莫嫌茶。
琼楼乍近仍高处,碧玉终残是小家。
我亦寸心知得失,敢忘丑拙诩清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将尽时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作者知足常乐、谦虚自省的人生态度。

首联写春天即将结束时,燕子和黄莺还在喧闹,梅花凋谢后杏花又开了。这里用两种花交替开放,暗示时光流转的自然规律。

颔联说身体偶尔有空闲时就不要辜负出游的机会("负屐"指穿木鞋出游),口渴时能解渴就不要嫌弃茶不好。这两句展现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

颈联用对比手法:虽然住上了高楼(琼楼),但总觉得还是太高;虽然拥有碧玉这样的贵重物品,但终究会损坏,不如普通人家(小家)实在。这里体现了作者对富贵生活的淡泊态度。

尾联是作者的自我反省:我心里明白得失的道理,怎敢忘记自己的笨拙,还去炫耀什么清华(高贵)呢?最后两句特别能看出作者谦虚实在的性格。

全诗语言朴实,通过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了不慕虚荣、安于平淡的处世哲学。最打动人的是作者那种清醒自知、不装不作的生活态度,这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