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国子丞侯丕先生父

见说遗庵老,常年卧白云。诗吟长短句,书阅古今文。

遗行人间重,褒章陇上焚。桥门有贤嗣,师道续河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写给一位已故长辈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敬重和对其后代的期许。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

1. 开篇介绍逝者身份 "遗庵老"指这位老人晚年隐居(庵是简陋小屋),"卧白云"用形象的比喻说他像云一样超脱尘世,过着清闲自在的生活。

2. 描绘日常雅趣 老人平时喜欢吟诵各种诗词(长短句指词,因句式不齐得名),阅读古今书籍,展现出一个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3. 评价其人品德 "遗行人间重"说他的品行受人敬重,"褒章陇上焚"指朝廷的表彰文书(褒章)与他的遗体一起下葬(陇指坟墓),暗示他生前获得官方嘉奖。

4. 称赞后代传承 "桥门"指国子监(古代最高学府),"贤嗣"指逝者的儿子侯丕在国子监任职,延续了父亲的教育事业(河汾指隋代大儒王通讲学之地,代指教育传统)。

5. 整体情感表达 全诗没有直接表露悲伤,而是通过描写逝者的清雅生活、高尚品德和事业传承,含蓄地表达敬意与慰藉。最后两句特别点明:虽然老人已逝,但他的精神通过儿子继续影响着世人。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一个令人尊敬的学者形象,同时传递出中国文化中"薪火相传"的传统价值观。通过阅读、教学这些具体的生活细节,让读者感受到逝者真实可感的形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