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游湖的清新画面,语言简单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交代了游览路线和地理环境:诗人从孤山背后出发,经过北山前面,眼前是十里长堤将湖水分隔两边。这里的"隔两边"用得巧妙,既写实又让人联想到堤岸两侧不同的风景。
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用"绿无缝"形容垂杨柳的浓密,仿佛一道天然的绿色屏风。最生动的是最后一句,石桥下的空隙刚好容得春船通过,一个"通"字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我们仿佛能看到小船缓缓穿过桥洞的样子。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完整的游湖路线图
2. "绿无缝"的比喻新鲜贴切,把春天柳树的茂密写得活灵活现
3. 最后小船过桥的细节捕捉得特别精准,让静态的风景有了动感
4. 通篇没有直接写心情,但通过明快的景物描写,自然流露出春游的愉悦
就像用文字拍了一段春日vlog,短短四句就让我们看到了绿柳、长堤、石桥和小船组成的美丽画卷。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