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黄鲁直买米帖

广文弦歌饭不足,要是古来贤达人。
山谷有钱能买米,比之鲁公殊未贫。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生活场景对比,道出了古代文人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

前两句说"广文"(指教书先生)虽然靠教书吃饭却常常吃不饱,但这恰恰是古代贤德之人的常态。这里用"弦歌"(弹琴唱歌)形容教书先生清贫却高雅的生活状态。

后两句拿黄庭坚(号山谷)和颜真卿(封鲁国公)作对比:黄庭坚虽然穷到要亲自买米,但比起更穷的颜真卿(曾用毛笔蘸泥水写字),其实还算宽裕。这里的"有钱能买米"是种幽默说法,实际是说虽然穷但尚能温饱。

全诗妙在三点:
1. 用买米这种日常小事,展现文人面对贫困的豁达
2. 通过对比两位大文豪的穷,反而显出他们精神上的富足
3. 语言平实却暗含深意,比如"殊未贫"表面说经济,实际指精神境界的丰盈

本质上是在说:真正的贤者不在乎物质贫富,能在清贫中保持气节和才情,才是最高贵的人生境界。这种用生活细节展现大道理的手法,让深刻的哲理变得亲切可感。

陈东

陈东(1086~1127年),字少阳,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出生于一个“自五世以来,以儒嗣其业”的家庭。陈东很早就有声名,洒脱不拘,不肯居于人下,不忧惧自己的贫寒低贱。蔡京、王黼当时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有陈东无所隐讳忌讳。他参加宴会集会,在座的客人害怕连累自己,都避开他。后来以贡士进入太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