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民诗 其三 工

先王教百工,作为天下器。
周旦意不朽,刊之考工记。
嗟嗟远圣人,制度日以纷。
窈窕阿房宫,万态横青云。
荧煌甲乙帐,一朝那肯焚。
秦汉骄心起,陈隋益其侈。
鼓舞天下风,滔滔弗能止。
可甚佛老徒,不取慈俭书。
竭我百家产,崇尔一室居。
四海竞如此,金碧照万里。
茅茨帝者荣,今为庶人耻。
宜哉老成言,欲攦般输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批评了古代统治者奢侈浪费、劳民伤财的行为,同时赞美了简朴务实的美德。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历史对比展开:
1. 开头说古代圣王教导工匠制作实用器具,周公旦把这些工艺记录在《考工记》里流传后世。
2. 但后来统治者越来越奢侈,建阿房宫这样华丽的宫殿,用珠宝装饰帐篷,秦汉到陈隋的皇帝一个比一个铺张浪费。
3. 这种奢靡风气像传染病一样蔓延全国,谁都阻止不了。

诗的后半部分直接批评:
1. 讽刺那些推崇佛老(指佛教道教)的人,嘴上说慈悲节俭,实际却搜刮百姓财产来修建豪华寺庙。
2. 全国都跟风攀比,到处是金碧辉煌的建筑,连茅草屋这种古代帝王都住的朴素房屋,现在普通百姓都觉得丢脸。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
诗人赞同老一辈人的观点,认为应该打断那些能工巧匠(般输指鲁班这样的工匠)的手指,阻止他们继续为权贵建造奢华的建筑。

全诗用古今对比的手法,通过阿房宫等具体例子,揭露了统治者奢侈享乐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节俭务实的思想。诗中"茅茨帝者荣,今为庶人耻"的对比尤其深刻,说明社会风气已经变得虚荣浮华。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学素养很高,写有著名的《岳阳楼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