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登上惠山顶峰远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
前四句写登山远眺的景色:诗人说自己已经多次游览这里,但这次登上了最高峰。从山顶望去,湖水退去后洞庭湖显得更遥远,群山环绕下的吴越地区(今江浙一带)显得格外厚重。这里通过"远"和"重"两个字,生动地展现了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
后四句转向抒情:诗人环顾四周,对这个污浊的世道感到悲哀,想要寻找一些与众不同的踪迹。他特别羡慕古代范蠡(鸱夷子)那样的人,能够乘着小船逍遥自在,自己也想像他那样远离尘世。这里"浊世"二字点明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羡"字则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最大的特点是情景交融,前半写景后半抒情,通过壮阔的自然景色反衬出对现实社会的失望。诗人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出登高望远的开阔感,又用范蠡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读来既有画面感又引人深思。